合肥中普藝術品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合肥中普藝術品檢測中心2015年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創立,專注于古董藝術品光譜檢測斷代,實驗室檢測人員掌握了先進的古董科技經驗和技術。中心匯集了幾乎國內所有窯口的全部數據。本中心采用先進的熒光光譜儀,高清晰數碼觀測顯微鏡,對疑似文物進行無損檢測。除了硬件設施外,檢測還新引進了目前英國高校和其他專門研究機構等較完整的古陶瓷數據庫、青銅器數據庫等系統,在提供傳統專家目鑒的同時,亦推行了科學檢測的方式。
中心采用能量色散X熒光分析(EDXRF),通過對藝術品的主、次量及微量元素組成測試分析,尋找其組成成分中的特征“指紋”元素,可為古藝術品的斷源、斷代研究和真偽鑒定提供科學依據?! ?/span>
目前國內把傳統鑒定與科技鑒定相結合的專業鑒定機構。 在行業首先提出傳統鑒定與科技鑒定相結合的“雙軌制”文物藝術品鑒定方法以來,中心堅定不移的實踐著自己的經營思想,對文物藝術品的收藏、鑒賞、保護和利用,對推動文物保護事業向國際化、科學化的目標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心多年來,秉承“實事求是,辯偽求精”、“客觀,公平,公正”的經營理念,為廣大收藏愛好者保駕護航,深得藏家的信賴。 堅持科技鑒定與傳統眼學相結合,引領行業先進理念,采用多種經營模式,整合行業優勢資源,為廣大藏家、機構開辟了廣闊的合作空間和交流平臺,使文博鑒定真正成為收藏機構、收藏家、鑒賞家之友。
中普資質:
1.營業執照

2.實驗室檢驗檢測資質認證

3.備案證明

4.項目備案文件


5.科技型企業認證


6.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通過


7.軟件著作權
基于特征光譜檢測古物的樣品匹配模型系統

珠寶玉器熒光光譜檢測系統

珠寶玉器鑒定服務平臺

藝術品鑒定儀器集成監控系統

藝術品檢測服務系統軟件

藝術品光學智能測試軟件

藝術品檢測服務系統軟件


8.正在申報的專利:
8.1基于特征光譜檢測古物的樣本匹配模型
8.2古陶瓷成分數據庫分析系統
8.3古青銅器數據庫分析系統
8.4古金銀器數據庫分析系統
8.5古藝術品元素比數據庫分析系統
8.6古書畫印鑒數據庫比對分析模型
9計劃進行項目:
9.1引進碳-14年代測定法
實驗室簡介:
熒光光譜斷代法:
中心采用先進的大型超大樣品室熒光能譜儀,高清晰數碼觀測顯微鏡,對疑似文物進行無損檢測。除了硬件設施外,檢測還新引進了目前英國、法國、美國高校研究機構等較完整的古陶瓷數據庫、青銅器數據庫等軟件系統,在提供傳統專家目鑒的同時,亦推行了科學檢測的方式。采用能量色散X熒光分析(EDXRF),通過對藝術品的主、次量及微量元素組成測試分析,尋找其組成成分中的特征“指紋”元素,可為古藝術品的斷源、斷代研究和真偽鑒定提供科學依據。
原理:
X射線是利用X射線衍射原理研究物質內部微觀結構的一種大型分析儀器。引進的X射線在金屬合金結構檢測分析上的優勢,是其他手段無法實現的。它在分析材料性能和各物相含量的關系、測定材料的成分配比以及隨后的處理規程是否合理等方面都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X射線除了用于金屬文物腐蝕產物的物相成分分析之外,還可用于壁畫、陶瓷、石器等無機質文物的制作材料和蛻變產物的分析測試。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可以正確全面的把握文物的成分結構信息,從而進行科學分析,對于青銅器和其他文物的鑒定得出較準確的斷代定結論,與現有的X射線光譜儀結合使用,能為鑒定結果提供更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檢測結果:




什么是科學的古陶瓷儀器檢測?
古陶瓷胎、釉和繪制紋飾的色料中化學成分是由主量成分和微量成分構成。古代各窯口一般就近獲取瓷土,這些瓷土都攜帶著產地信息,是進行窯口溯源的科學依據。伴隨時代更替,隨著燒制技術發展和生產工藝改進,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化學組成將相應發生改變,這是識別瓷器年代的科學依據。
古陶瓷胎和釉中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主要成分: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K2O CaO TiO2 MnO Fe2O3
微量成分:Sc V Cr Co Ni Cu Zn Sr Zr Mo Ag Sb Cs Ba La Ce Nd Sm Eu Gd Tb Tm Yb Lu Hf Ta W Au Th U …..
高技術仿品添加的典型的現代化學成分有哪些?有識別的參考數據公布嗎?
在現代瓷器仿品中,目前發現在瓷胎、瓷釉和色料加的元素有鎳(Ni)、鋅(Zn)、銣(Rb)、鋯(Zr)和鋇(Ba)等,最典型和最常見的是添加鋅(Zn)和鋇(Ba),是科學識別現代仿品的重要依據。
添加現代化學成分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單獨添加鋅(Zn)或鋇(Ba)一種化學元素的;有在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單獨添加數種化學成分的;有在瓷胎和瓷釉、瓷釉和色料、瓷胎和色料、胎釉和色料中都添加一種或數種現代化學成分的, 添加的濃度也不盡相同。
在福建、江西、浙江、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四川等省的典型窯址發掘出土的不同時代不同釉色品種的瓷器中,無論瓷胎、瓷釉還是色料,盡管不同窯址古瓷間的微量元素存在差異,共同特點是這些元素的含量較低,具有各自的變化范圍。
在近十年的古陶瓷科學研究中,微量元素的測量得到了科技考古界的重視,進行了現有儀器設備條件下的全元素分析。根據估算全國近十個科研單位全元素分析了窯址發掘出土的約15000個古陶瓷殘片樣品。


行業資訊
- 科技鑒定解密:元明青花2020-09-17
- 明早期景德鎮御器廠彩瓷2020-09-17
- 清代琺瑯彩瓷器的主要鑒2020-09-17
- 放大鏡下瓷器觀察的真偽2020-09-17
- 陶瓷手工拉坯和機械壓制2020-09-17
- 瓷器表面磨損痕跡與高古2020-09-17
- 古陶瓷3種老化痕跡特征的2020-09-09
-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2020-09-09
- 郎窯紅與祭紅的特征和鑒2020-09-09
- 清代窯變紅釉瓷器的特征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