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琺瑯彩瓷器的主要鑒別要點
琺瑯器鑒定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對文獻史料的考證;二是科學的檢測手段;三是通過時代風格的比較來鑒定。前兩種方法較復雜,常用的是第三種。時代風格比較鑒定一般著重考察款識、胎骨與型制、紋飾圖案和琺瑯釉料等幾個方面。
一、瓷胎。
琺瑯彩瓷器在胎質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清代琺瑯彩的鑒別首先要先看瓷胎,瓷胎細薄,修胎規則,完整無缺,大多為小件,超過一尺大的都少見。
二、造形
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之類的日用小件瓷,還有些動物擺設品,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琺瑯彩山石花卉紋小瓶
清代琺瑯彩施釉極細,釉色極白,不偏青也不偏黃,釉面光滑潔凈,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贊譽。
四、琺瑯彩色


每一圖案均由多種色料調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有明顯的立體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極小的開片紋。這一現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征。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琺瑯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瑯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畫纏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團花中心書“壽”、“萬壽無疆”、九秋菊花等??滴醅m瑯彩的特點是有花無鳥,其色彩調配比雍正乾隆兩代都差一些。
康熙琺瑯彩牡丹紋
雍正的琺瑯彩比較成熟,工藝上有所突破,彩料更為豐富,有色地彩繪,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繪。白地彩繪能更好地突出琺瑯彩釉的艷麗鮮亮。雍正琺瑯彩紋飾多為山水、竹石、花鳥等景物,同時在繪畫中配以相應的詩句,溶詩、書、畫于一體,別有風味,顯得更加高雅。雍正時期還盛行單色作畫,如用胭脂紅、深蘭、墨彩……任選一色成畫,頗有中國畫風格。這是獨創,特別靚麗。
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黃地琺瑯彩松竹梅紋瓶
乾隆時期琺瑯彩繼承了雍正的風格,但枝藝上沒有雍正時嚴謹。由于乾隆帝對粉彩情有獨鐘,很關心和發展粉彩的枝藝。于是乎琺瑯彩有些退后,而出現了粉彩兼琺瑯彩之間的作品。這些過渡時期的產品也有其較高的藝術水平。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琺瑯彩纏枝蓮紋雙連瓶
乾隆時期的琺瑯彩繪畫以花鳥、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為主,并配御題詩句。此時又出現了軋道工藝,隨之而來就有了非常優美的錦地開光的山水、人物、花鳥紋飾,這一新的工藝實質上也不是琺瑯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綠里粉彩”。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琺瑯彩開光牧牛圖瓶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琺瑯彩蒜頭瓶
七、款識。




雍正時期的款識也有兩種方式,一為仿宋體,一為楷書體,均由四字組成外加雙方匡,仿宋體是“雍正年制”,楷書體是“雍正御制”。



乾隆的款識見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和“乾隆年制”四字雙方匡形款,有蘭料也有赫色料款。




- 上一篇:放大鏡下瓷器觀察的真偽特征
- 下一篇:古瓷器作偽的五種方法解析
最新新聞
- 科技鑒定解密:元明青花“鐵銹斑駁”的秘密2020-09-17
- 明早期景德鎮御器廠彩瓷的研討--中普鑒定檢2020-09-17
- 清代琺瑯彩瓷器的主要鑒別要點2020-09-17
- 放大鏡下瓷器觀察的真偽特征2020-09-17
- 陶瓷手工拉坯和機械壓制工藝的區別2020-09-17
- 瓷器表面磨損痕跡與高古瓷器鑒定2020-09-17
- 古陶瓷3種老化痕跡特征的鑒定2020-09-09
-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2020-09-09
- 郎窯紅與祭紅的特征和鑒別2020-09-09
- 清代窯變紅釉瓷器的特征和鑒別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