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布魯諾·瓦爾波特:從伐木到雕刻全都自己


見習記者 駱陽
在浙江美術館的國際報告廳里,不僅座位上坐滿了人,臺階和過道也是滿滿當當,大家等待的就是著名雕塑家布魯諾·瓦爾波特。之所以火熱,是因為他樸實 無華卻帶有情緒的雕塑符合中國人對于“道法自然”的理解。這個出生于上世紀中葉的意大利人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區,一個在奧地利、瑞士、德國相間的小鎮里。被 稱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木雕藝術家之一”的他卻是個不自信的人,在記者采訪的時候,布魯諾透露這是自己第一次來到中國,乃至亞洲,他的藝術道路也是一個“面 包”和“理想”的爭斗之路。
A
出生于以木雕聞名的小鎮 討厭機械化的宗教雕刻
位 于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有一座多洛米蒂山,這里不僅擁有大量的白云石還有各類落葉喬木。而山底下有一個小鎮便是依靠將這些喬木進行雕刻加工而聞名,布 魯諾·瓦爾波特便出生在其中一個世代以木雕為生的家族里。“村子里能夠找到的最古老的一個雕塑,是1500年的。我現在住的房子是1650年的,之前住了 一個很傳奇的家族,這個家族其中有7個兒子,有6個都是成為了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布魯諾說話時的眼眸透露一種自豪和傳奇色彩。
這個小鎮在 1980年的時候發明了木頭玩具,當時所有的家庭都有一個小作坊來做各種木質的玩具。布魯諾回憶:“因為當時銷量非常好,全世界的人都會來這里買這種木質 的玩具,所以后來政府出臺了一個政策,為了保護樹木的砍伐。”不過,金屬和塑料玩具的問世導致了這個行業的沒落,于是興起了宗教雕塑,這也在之后影響了布 魯諾的創作生涯。當時的工作室都是以給教堂做雕塑為主要工作。“我大概做了五年的學徒,但是我對自己非常不滿意,包括自己的創作,還有工作,我覺得非常的 機械化,我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布魯諾說道。
B
大四第一次進行寫生木雕 為了“面包”再次雕刻宗教藝術
布 魯諾為了改變去了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并有幸成為了德國雕塑大師漢斯·藍德納的弟子,從而開始了對于人體的一些創作和臨摹,不過是泥塑的。“前三年所有的 都是寫生,是有模特的寫生,我覺得這個非常的重要。在大四時,我重新鼓起勇氣,用木頭來進行創作。”但是在那個時期,歐洲對寫實的東西不是特別的認可,他 們覺得這個不是藝術,不是當代藝術,所以布魯諾自己也是很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大學畢業回到意大利的布魯諾得到了父親給自己的工作室, 讓他可以重新進行創作。但這一段時期是他人生中最迷茫和困難的時期,一個是經濟上,另一個是創作思路上。他很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走什么方向。布魯諾的父親 就說:“我知道你很有夢想,可你還是要生活。”所以他又回到了他剛剛開始起步的那個宗教藝術的作品,回到了原點,但那些雕塑賣了不少錢。為了生存,布魯諾 又去找了一份工作,是在當地的美術學校里教雕塑。“我在這個學校里大概當了21年的老師,既然不用為生計煩惱,我就重新開始了創作,還是想擺脫宗教的題 材。”布魯諾說道。
C
寫生偏愛“美”的真人模特 為了“夢想”創辦雕塑團體
布魯諾決定參加很多的比賽。各種各樣的一些意大利公共項目的投標、比賽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而他也開始回歸到人體寫生的道路上。“我開始大量地寫生我的朋友,朋友的孩子,鄰居,我從來不用照片,只用真人的模特。”布魯諾說。他的絕大部分作品使用的模特都是俊男靚女,對此,布魯諾解釋:“因為我覺得瘦的人有很多的骨頭可以讓他來表現,這樣更立體一點,另外因為我是意大利人,所以也喜歡帥哥美女。”
大 概是在20年前,布魯諾和他的朋友成立了一個組織,所有的人都是雕塑藝術家,希望能夠向公眾來展示他們的作品,這個團隊叫做Trisma,是“唯一”的意 思。而這個團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通過這個團隊我們第一次參加了一個藝術博覽會,在意大利,也讓很多的畫廊認識了我們。通過這個博覽會,其中就有一位畫 廊的老板聯系了我,我也簽約了這家畫廊,從此我就走向了藝術的道路。”布魯諾說道,這也實現了他當藝術家的夢想。
D
素未謀面的叔叔是精神偶像 為了表達作品情緒親力親為
30 多年才重新回到藝術創作的道路,布魯諾坦言,最大的支持來自自己的叔叔:“我的人生不喜歡別人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是我叔叔教我的冒險精神。”然而,布 魯諾并未見過自己的叔叔,他的叔叔在23歲時便因為狩獵意外去世,盡管素未謀面,布魯諾卻和他叔叔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小時候沒錢學畫畫,都是臨摹叔叔留 下來的手稿,他是我的啟蒙老師。我的房間現在還有他的照片,他的工具,是他一直支撐著我的夢想。”布魯諾說話有點低沉,活潑的意大利語也無法掩蓋他對自己 叔叔的尊重和悲傷。
這些經歷使得布魯諾創作的木雕都表情平靜,甚至帶一些悲傷,沒有一絲絲微笑。“這是我性格的緣故,我想表達的情緒也是這 樣的憂郁,過多的動作會打亂作品的情緒。”布魯諾說道。為了保證自己作品的完美,他不僅從砍樹到雕刻如今依舊親力親為,還使用白色的顏料涂抹雕塑來發現錯 誤,“我喜歡自己動手做所有事情,感謝自己的不自信,使得我自己會一直修改再修改來實現完美,它們都帶有自己的情緒和靈魂。當我看到自己的作品 秋天的陰影 出現在一個展覽會上時,我在它面前凝視著哭了起來。”布魯諾談到對自己作品感受時說道。就是這么一個不自信的人,憑著冒險精神重新拾起夢想,樸實無華卻富 有情感的作品在中國就是“道法自然”的最好詮釋。
作者簡介
Bruno Walpoth
1959年生于意大利多洛米蒂山的山谷中,意大利藝術家、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被稱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木雕藝術家之一”。作品包括雕塑、 繪畫等,1973-1978年成為雕塑大師Vincenzo Mussner 學徒、1978-1984年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學者,師從漢斯·藍德納、1985-2008年塞爾維亞加迪納職業學院雕塑系老師、1996年和Willy Verginer、Walter Moroder創辦雕塑團體——Trisma、2000年成為“S dtiroler K nstlerbund”成員、2010年開始專注于木雕作品,他的木雕作品簡單干凈,線條細膩,尤其對人物表情的刻畫相當驚人,雕塑仿佛充滿生命的氣息。 他以人物為創作中心,描繪人物的表情和肢體,以樸實無華的風格渲染出特殊的情感氛圍,賦予作品以生命力,令觀者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感動。
- 上一篇:張平簡介
- 下一篇:村上?。汉痛蠹艺勔徽勊囆g收藏口味與心得
最新新聞
- 科技鑒定解密:元明青花“鐵銹斑駁”的秘密2020-09-17
- 明早期景德鎮御器廠彩瓷的研討--中普鑒定檢2020-09-17
- 清代琺瑯彩瓷器的主要鑒別要點2020-09-17
- 放大鏡下瓷器觀察的真偽特征2020-09-17
- 陶瓷手工拉坯和機械壓制工藝的區別2020-09-17
- 瓷器表面磨損痕跡與高古瓷器鑒定2020-09-17
- 古陶瓷3種老化痕跡特征的鑒定2020-09-09
- 明清黃釉瓷器淺說2020-09-09
- 郎窯紅與祭紅的特征和鑒別2020-09-09
- 清代窯變紅釉瓷器的特征和鑒別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