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晚,香港蘇富比春拍“現代藝術晚間拍賣”舉槌。今年時值朱德群誕辰一百周年,蘇富比在本場拍賣中也推出了朱德群畢生唯一五連屏《自然頌》,估價1億港元。當晚該作以6500萬港元起拍,被一口價加至8000萬,隨后電話委托你爭我奪至9500萬后漸趨緩慢,最終小口加至9800萬港元落槌,加傭金1.137億港元,刷新朱德群拍賣紀錄,也首次將朱德群價格帶入億元殿堂。
【相關閱讀】:五聯巨作《自然頌》上拍,能讓朱德群逆風翻盤嗎?
《自然頌》誕生于1980年代,由藝術家親自以中文命名為《自然頌》;當時,朱德群剛剛從中國結束長途旅行,這亦是他自1949年以后首次重返故鄉,由此得以再次投入滿載他回憶與想象的山河大地,神游于恢宏壯美的神州美景之中。
此后,藝術家回到法國巴尼奧雷的工作室,選擇工作室可以容納的最大尺幅的畫布創作,以抒發他澎湃的情感力量,以及為通過壯游江山所獲得的巨大靈感。這幅作品堪稱藝術家的標志性鉅作,鎔鑄他內在的兩種文化:其以五聯屏方式呈現,乃呼應中國宇宙概念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自然頌》局部
然而,另一方面,畫中對于自然的贊頌,亦是藝術家對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的致敬—朱德群非常喜愛這首樂曲,在繪畫之時特別喜歡播放此樂。誠然,他也經常提到:“音樂也是顏色,音樂之中的節奏韻律與繪畫是相通的。”本作以不同層次的翠綠色調主導畫面,從清脆而至于深邃,組成力量充沛的構圖,呈現大自然生機活現、沉潛內斂、爭穎競秀乃至和諧鳴奏的面貌。
《自然頌》的主色調以層次豐富的青綠為主,此種色調亦是朱德群至為經典的色彩系譜:其深邃之處如黛似墨,清脆之處如光似玉,晦明變化之間,尚包含橘紅、澄黃、靛藍、姹紫諸色,若琉璃寶光,明澈無瑕;關于這一點,藝術家畢生摯友吳冠中在香港電臺2007年製作的紀錄片《杰出畫人系列》之中即曾高度贊揚,說朱德群筆下抽象之美,如將開之璞玉,如細膩之絹紗,如此評價,誠然道出《自然頌》之色彩哲學與中國藝術傳統之淵源—在中國山水傳統之中,“青綠山水”是為彰顯山河壯麗、國疆遼闊的主要形式。
《自然頌》作為1987年臺北歷史博物館朱德群個展圖錄封面。
1990年4月,《自然頌》于法國克雷泰伊伯歐金字塔「朱德群—巨幅作品」展覽現場。
2010年3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朱德群回顧展」,《自然頌》作為展覽主墻
《自然頌》之誕生,標志著朱德群80年代的藝術巔峰,除了印證藝術家駕馭龐大空間的能力,亦宣示著其橫跨歐、亞博物館展覽不斷之時代到來。隨著本作之成功,藝術家自1985年開展驚艷畫壇的雪景系列,千禧年之后,又接連于2004至2005年創作四組四聯屏鉅作,更在2003年接受上海大劇院的委托,創作長730公分、高430公分的巨型壁畫《復興的氣韻》,若追本溯源,《復興的氣韻》之創作基礎,即是本幅《自然頌》,兩幅鉅獻分別代表藝術家公共及私人典藏之最大尺幅作品,共證其長達三十年的人生與藝術盛景。
友情鏈接